Search

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很喜歡的短片:【指責和怪罪的面貌】。

遇到事情的時候,我們第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很喜歡的短片:【指責和怪罪的面貌】。

遇到事情的時候,我們第一件想到的事,是否是:「這是誰的錯?」

這支三分鐘的小短片提醒我們:

當我們把重點放在「這是誰的錯」而想要找出「罪魁禍首」獻祭時,我們安撫的,是我們當下的焦慮,但我們卻沒有機會面對我們真正的情緒根源:那些關於恐懼、害怕、受傷的脆弱情緒。當我們使用「指責」的憤怒情緒,只在意找出「這是誰的錯」時,我們反而失去面對自己真正情緒根源的機會,也沒有機會向我們重要的人,表達自己真正的感受,增進彼此的關係。

當我們指責別人、要求別人為我們的「情緒」負責任,我們就把我們的害怕、焦慮丟出去;或許,當下會感覺好一些,但這代表我們失去了為自己情緒負責的機會,也讓我們把情緒的掌控權,交到別人身上。

事實上,「指責」,只會讓我們與他人的關係越來越遠。那代表我們沒機會讓別人好好了解我們,我們也沒機會好好了解自己與他人。

跟大家分享:【指責和怪罪的面貌】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t3IsKVZjz4

-----------

我們與他人互動時,如何為自己的情緒負責?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緒?如何建立情緒界線?

推薦課程:【關係好自在-情緒界線系列講座】:
http://ppt.cc/a8urI


Tags:

About author
演講、心理諮商、諮詢等相關聯絡:[email protected](心曦心理諮商所)
諮商心理師/作者。台灣民謠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恆月三途主唱。心曦心理諮商所創辦人之一。
View all posts